孩子不敢和你发脾气,才是最可怕的
说这句话的人,
一定没有正在经历小天使乱发脾气的时候,
跺脚、大叫、哭嚎、甚至毁坏东西……
1
我好声好气地跟他讲,妈妈累了,明天去。
他不愿意,拽着我的衣服往门边拉,大喊大叫:“我不要,就要今天去,现在去,快点快点!!!”
我心里窝火,就没再理他。
过了一会,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椅子被推倒在地,他站在一边噘着嘴瞪着我,像仇人似的。
越想越气,4岁了,已经上了幼儿园,怎么这么不懂事!要不是他爸拦着,我真的要揍他。
这位妈妈讲到这,叹了一口气:“孩子越大,脾气也越大了。我现在每天回去都要忍着火气,就怕哪一天控制不住,打断他的腿……”
”
2
孩子发脾气的根本原因,怎么办?
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走路,他们一心想尝试独立做事情,用各种方法证明自己“掌控一切”的能力。他们想发展自我,但能力不足,对自我和他人的概念不清楚。因此,宝宝总是自己跟自己顶牛,跟父母过不去。如果父母不能充分理解宝宝,依然“无微不至”地照看和保护,宝宝会频频受挫,变得烦躁不安,甚至与父母发生冲突。
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进入第一个叛逆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经常会出现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但是,由于语言表达和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很难用言语与父母沟通,动作比语言发展快,发脾气成为这个阶段宝宝表达情绪的常用方式。
饼干掰下来一点,不完整了,立马大发脾气...
孩子:“我要吃巧克力!”
妈妈:“不可以,要先把饭吃完了才可以吃。”
孩子:“就要吃~就要吃~我不要吃饭!”
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毕竟他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有限,但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用“一稳、二听、三静、四不教、五要狠”的方式,让他们拥有控制情绪的“智慧”。
☉ “稳”是指父母要稳
佛家之言:怒者,心之奴。想要孩子不发脾气,首先父母要稳住做好表率,无论是平常生活中,还是面对他人对自己发脾气的局面,都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听”是指父母要仔细倾听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父母应该学会仔细倾听,弄明白根本原因。更近一步靠近孩子。
☉ “静”是指等孩子静下来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让人恢复理智。
孩子发脾气时,你跟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先让他把脾气发完,等情绪过去了,再给他一段安静自我修复的时间自我反省。
☉ “不教”是指父母别急着说教
试想一下,你刚刚冷静下来,就有一个人就在你身边不停地讲道理,你会觉得舒服吗?
不会!你会认为他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你!他说的话你很难听进去。
想要和孩子沟通,要先制造你和他的共同点,你可以说:
“我小时候也和你一样,记得有一次,因为一个玩具...”
“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曾经......”
允许孩子发泄、认可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你并没有站在他的对立面,再循序渐进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会让他更容易听进去。
☉ “要狠”是指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欲望要狠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人和畜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原则性的问题父母要“狠”,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步。并且要从小教孩子多反省,体会别人的感受,适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为所欲为。
这也是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很多事情哭闹是没有用的。

无非是受了委屈、心里不痛快、想宣泄负面情绪。
一位心理学家也曾表示,孩子发脾气,其实是他们内心脆弱的表现,看似是在向父母施压,实际上是在向最亲的人求助。
他们不会冲着别人乱发脾气,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只有父母是最亲的人,也唯有父母,可以让自己肆无忌惮,帮自己疗伤。
而他卸下伪装,毫无保留的撒泼,这种方式虽然不好,却也在向父母传递一个求救信息:我心里不舒服,请你帮帮我。
只是有多少孩子,一次又一次向父母发出了求救的信号,换来的却是刺骨的暴力?
4
父母一时疏忽,对儿女进行打骂,很可能会造成孩子一生的阴影。
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请爸爸妈妈耐心再耐心,学会看透孩子脾气后面隐藏的真正需要,陪孩子一起捕捉、接纳并解决它。
文章来源:竹兜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