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女儿要和男朋友回家,这个爸爸的回答太棒了!
17岁的索菲娅赶赴初恋男友的约会。
这次的约会可能会发生关系,于是她向父亲告知了此事。
这是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的经历,也是每个家庭都会经历的一环。
绝大多数父母对这件事的态度都很坚决:不行,不能去!
或者放任自流,以不管不顾的方式拒绝:我不管你!随你!
但这些都不会产生积极的作业,也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1
索菲娅的父亲却做得很好。
正在和他朋友聚会时,女儿来了电话。

索菲娅:爸爸,我不知道怎么开口......格雷戈里奥的父母不在家,然后他叫我......去他家过夜......爸爸,你在听吗?
父亲自始至终都很温和,没有暴怒,没有审判,没有指责。
他说:嗯,那你是怎么想的?
索菲娅: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去......可我没想到是今晚。如果我不去的话,他可能会不高兴。我该怎么做?
父亲继续温柔的说:不要因为他会不高兴就不得不去,这不该是唯一理由。
索菲娅:这当然不是。
父亲:你别指望我会支持你去。

然后父亲话头一转,继续说道:
我要说的是,这是你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是你会铭记一生的事情。不仅是你明天和朋友的谈资,如果你以后无论何时回想起来,这件事都会让你嘴角带笑的话,你就去做吧!但如果你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不太确定,那就忘掉它吧!因为你还有大把的时间。
父亲的回答理性又温暖,身为心理医生的母亲也赞口不绝。
但索菲娅却从来不会跟母亲说这些。
因为母亲对女儿的问题大多数是一个态度:不停解释,只发脾气。
她的心事,只会对一个不审判她的人袒露。
她的诚实,也只会给予一个理解她的人。
当孩子还处于需要引导的阶段,父母却给不了孩子理解和包容的时候,那么,她就会逃避,或者撒谎。

2
在这一点上,想必大家都深有体会。
表姐的孩子从小都被管教的很严。
高中的时候,小琳和同班同学谈了场全年级皆知的恋爱。
鉴于女儿每次放学后回家都很晚,表姐也看出了端倪。于是便约上姐夫开启了他们的“调查行动”。
下晚自习以后,便守在学校门口的小花园里“仔细盯梢”,终于有天晚上看到了小琳和另一个男生手牵手走出校园。
于是,表姐一家人一路尾随着两人,期间两人亲密的动作,让表姐几次捶胸顿足的想拆散,但都被姐夫拦住了。

回到家后,不明真相的小琳被叫到卧室。
姐夫回忆说:“那晚,大发雷霆后便是暴雨连绵,根本拦不住。”
这件事导致的结果呢,小琳大学的5年里都没有谈恋爱,毕业工作后几年才跟表姐说,她要和她男朋友订婚。
但表姐连女儿什么时候谈的恋爱都不知道。
于是,表姐问出了大部分家长都会问到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诚实的跟我说呢?

别忘了,一开始小琳谈恋爱的时候都选择隐瞒。
3
为什么孩子会选择逃避或是说谎呢?
说出真相的代价太大:
诚实=源源不断的审判+难以忍受的抱怨
撒谎=大概率的平静+可能的好处
诚实与面对都是有条件的。
一是自我的力量感,二是可预见的被宽容。
自我有力量,能对过错完全负责,他会选择诚实。
可预见被宽容,代价不会太大,他也会选择诚实。
如果这两者都缺失,撒谎和逃避,就成了一种自我防卫。
根源在哪儿呢?
就在孩子和你身上。
你要足够理解,他要自由长大。
当你因他的谎言愤怒时,请一定要问问自己:
如果诚实,你会给他的诚实活路吗?
如果没有,那么,你只是在控制。

这种控制里,没有尊重,没有理解,只有“你必须听我的话,按我的来”,以及对失控的恐惧。
这些,都与真正的爱,背道而驰。
在一个充满尊重与爱的家庭里,每一个孩子,才能自由成长。
让内在的精神胚胎,生长出独属于他的精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