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 ≠ 随心所欲,那些被毒鸡汤耽误的孩子!

快乐教育不用给孩子立规矩
我们先来看这对父母是如何「快乐教育」自家宝贝的。
家长的经验是「约束和限制是压抑天性的」,于是努力让孩子感觉到高兴。
父母想让孩子「快乐地做自己」,尊重孩子意愿的出发点很好。
可结果呢,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父母也牺牲了自己的娱乐时间。
这个过程就像是为了不给孩子套「圈」,父母给自己套上了「圈」,然后追着孩子的意愿跑,真的是很辛苦。
对于孩子来说,他注定是要生活在自然规则和社会规范中,一味地纵容孩子,并不能使他更好地适应社会规则。
只有家长立好了规矩,孩子养成了遵守的习惯,长大后才不会和社会规则发生冲突。
误区二:
快乐教育不用培养孩子能力
再来看一个故事。
「快乐教育」并不是说放任孩子自己去发展。
父母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探索世界的机会,为孩子合理地规划投资。
比如,你可以这样做:
误区三:
快乐教育的孩子不需承担责任
一些家长认为,既然选择「快乐教育」孩子,就不对孩子做太高要求,孩子犯错原谅他,孩子做错事帮他解决。
家长注重孩子的快乐是好事,但家长要明白:自由是以能力为支撑,以承担责任为代价,以社会规则为边界的。
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己犯错是要承担责任的,父母不能帮你承担一切。
比如,你可以在一些生活场景中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责任意识。

家长要求孩子坚持,让孩子形成责任意识,也能帮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孩子责任感的早期培养,需要父母的积极干预。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必要的指导。
当孩子有了自律能力,就可以让有他更多的选择。
这个过程会让他明白,权利与责任相辅相成,他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权利。
文章来源:丁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