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19.11.9(周六)
活动地点:沣 峪
活动内容:小坝沟赏红叶
活动宗旨:
回归自然 助长灵性 健康成长 快乐童年
【活动主题】
青橙褐桔红绿黄,七彩绘就群山芳。
莽莽秦岭无限好,笑别寒秋迎冬阳。
今日立冬,预报小雨,许多家长心里敲起了小锣鼓😀,但看到营员们一个不缺按时来到集合地点时,彼此会心一笑,担心总是难免的,在担心中依然出行,更值得点赞!
上周末因任伯伯和郭老师去武汉参加中国自然教育大会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暂停了两天活动,今日营员们再与两位老师见面就格外亲切,几位家长说,孩子一大早就准备好要去见任伯伯😀
自然成长营的户外探索活动进行之初,便是以秦岭南北麓为课堂,以24节气为主线,参考古人游学模式,让孩子们在自然这个“母体”中学习与体会。那么,共同朗读一首关于24节气的相应诗词,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之后,郭老师简要为大家讲述了这次自然教育论坛的主题内容,并提到自然成长营12年来在自然户外活动的许多探索和理念在这次论坛中得到了印证,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在11岁之前多亲近自然。在这最佳的黄金年龄,孩子在大自然中得到锻炼和启发,将使孩子受益无穷。更重要的是亲子陪伴,尤其是父亲的陪伴。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亲陪伴的缺失日益严重,郭老师表示,我们无法像名人那样专门陪孩子去沙漠行走吃住两三年去锻炼,但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尽自己一份心意,和家长们共同做一些努力,改变这种状况,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论坛中还倡导低碳环保出行,为此,郭老师和任伯伯特意为营员们带回一份礼物——可以吃的筷子!因为“筷子”数量有限,所以分了若干小段儿,让大家尝尝😂
途中小憩,郭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终南山地质考察路线,也正是我们今天活动必经之地。
一旁厚厚的落叶引起小家伙极大的兴致,抓一抓,踢一踢,好开心呀!
山路弯弯车随路转,景随车移雾蔼弥漫。一个小时以后我们抵达小坝沟。下车,一阵寒气袭来,带上帽子,紧紧衣扣,出发✌
发现一个人工巢箱。郭老师问,小朋友,如果你们是小鸟,你们愿意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吗?哈哈,不愿意。为什么呢?
这些巢箱是按照人类居住的房子做的,满足的是人的需求。人的一厢情愿,不是小鸟的需要,硬邦邦的,看着一点都不舒适😂
据了解,这些巢箱的悬挂高度,颜色,朝向也会影响小鸟的选择,就算有鸟入住,其繁殖成功率也会更低,因为这样的巢箱更会引起天敌的注意,巢箱内容易温度过高而热死雏鸟等等。😓
那真正的鸟巢应该是怎么样呢?把以前拍的照片移图过来瞧瞧,看看多么的精致和舒适呀,还是鸟类自己懂得自己😀
初冬的山林已显萧瑟,于是数片黄叶、几朵秋花、株株飘摇欲飞的种子就更加耀眼了。
来自郑州的父子俩远道而来参加任伯伯带队的活动。图为爸爸耐心指导孩子拍摄树后的蘑菇丛。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当唐诗中描述的景色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觉得心情非常舒展😀
家有益母草,母亲离不了。可是任伯伯手中拿的这两种植株非常相像,怎么去辨别呢?认真地听讲,观察,记下,一定能找到属于你的益母草。
看到一树柿子,小朋友们停下脚步想要摘,任伯伯说我们回来以后再采摘,现在带着沉甸甸的。小朋友忙表示不沉,说他们带到肚子里就装走了。😀
任伯伯乐呵呵地说,现在可不能装到肚子里,现在把它装到肚子里,可就麻烦了😀。这样的柿子还非常涩,根本无法入口。
再过几周我们可以去山里摘柿子吃,那时候这样的柿子才是甜爽可口哒!
营员们又发现了一个鸟巢,只是这个鸟巢中夹杂了很多塑料袋,让人叹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要好好地保护鸟类,不要随意丢弃塑料袋危害环境。
是什么东西让小朋友一惊一乍的?是秋后的蚂蚱😀
蚂蚱,植食性昆虫,后腿强而有力,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小朋友们围着它,它不是蹦到这人的胸前,就是蹦到那人的脚下,它每蹦一下,孩子们就惊呼一声😀
蚂蚱的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天然的保护色。可是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也就看不到它了,因为秋天以后,天气渐凉,加上食物短缺,蚂蚱的生命就到了尽头,所以有歇后语曰: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芦苇,又称蒹葭。提到蒹葭,孩子们脱口而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小朋友捡到一个核桃,问任伯伯能不能吃?任伯伯说你们猜呢?小朋友有的说能吃,有的说不能吃,那到底能不能吃?
有人说用石头把它砸开就知道了,可是任伯伯却拿出小刀轻轻一撬,他想给孩子看到一个完整的核桃。
当核桃被一分为二的时候,孩子们欢呼着说“”可以吃,可以吃!“,子涵说,呀,核桃长的是心形呢!😀
行走至一半路程时,任伯伯问营员们想要继续沿着平坦的山路向上走,还是过河去走艰难无人的路爬爬山?大家纷纷表示要过河去😀
起雾了,虽然大雾瞬间弥漫了整个山林,也挡不住营员们前行的脚步。
行走在厚厚的落叶上,看秋草黄,栌叶红,金刚细刺悬头顶,营员们在前面不停地喊叫着:”哇,我们为什么要走这么难的路?我们是要当齐天大圣吗”😀
任伯伯问:”路这么难走,你们知道你们走的是什么路吗?”,孩子们大声回答:“野猪走的路。”😂
当所有人集中在山顶的时候,又面临着下山的问题。郭老师先行探路后告诉任伯伯有路可以走,但是非常的陡,而且需要再过一条河。
任伯伯问大家愿意原路返回,还是继续前行,如果继续前行,路很陡,你们怕不怕?
雾气越来越大,已无从辨别方向,有的家长开始担心我们会不会迷路?大部分孩子说不怕,小小孩却哭了起来,边哭边喊,我不走啦,我要回去!
看着将近七八十度斜空的山路,听着孩子们有的哭,有的叫,有的笑,我心里有些慌慌开始纠结,似曾相识的一幕又浮现在了眼前……
这时只听任伯伯说,既然大部分营员不怕,我们就应该给大家一次挑战的机会。我们先来给自己鼓鼓劲吧!
于是,“自然成长,不畏艰险,风雨无阻,勇敢坚强”的喊声霎时响彻了山谷,看着孩子们兴奋地一遍遍喊着口号,我连忙拿出手机准备记录这一刻,却发现手机内存已满,停止运转了。
随后任伯伯讲了注意事项,并安排教练、领队及爸爸们分段保护,帮扶营员们依次下山过河。
在一树一人一扶中,我先下去照顾第一个被送下去的孩子,带领他走到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等着,脚下石头、杂草、泥土,头顶树枝牵伴,低头弯腰一步一个脚印,真的是顶着12分的小心😓
先到的这两个孩子自豪的不得了,那就留个影来做纪念吧✌
当所有人员都下来时,我松了一小口气,可是我们又面临着下一个极为陡峭的山坡。
小不点又哭了起来不肯走。又总是在哭声中不断地爬上一个又一个陡坡👏
教练们依然小心翼翼,依然一个一个接送,保证孩子在下山的过程中万无一失。
河对岸的雾气更大了,视野的局限性加重了人心里的恐慌,河稍宽,水寒凉,为了防止孩子滑倒落水,小一点的孩子都由郭老师抱着送过河去。
就这样一句句叮嘱,一个个帮扶,终于,所有人顺利抵达河对岸。
小展铭妈妈开心地说,平时把人都愁死了,吃饭得端着碗追,今天小家伙主动要了一碗又一碗😂
再次出发前,任伯伯请大家分享刚才经历过的心历路程,并讲了自然成长营十二年风雨无阻坚持带孩子走进自然活动的意义。
走过山野,穿过山林,我们终于来到了平坦的大路上。✌
雾更大了,一张开嘴,嘴里都是雾。难得的雾在山里游,人在雾中走。
这位才思敏捷的范爸爸感慨今天经历的一切,为大家分享了他写的两首词:
(一)
长相思-小坝河游记(跟着任伯伯去旅行)
天苍苍,雾蒙蒙,
放空身心秦岭行,鸟鸣三两声。
玩一程,学一程,
勇敢无畏向前冲,满山脆童声!
(二)
江城子 小坝沟
层林尽染披秋装,
松柏绿,秋草黄,
山风微凉,秋果满谷香
紧随任伯穿秦岭,
兴致高,士气昂。
求知不必在学堂,
凭眼观,用心赏,
一草一木,枯荣伴秋霜。
踏遍群山抬眼望,
动人处,皆文章!
身处在迷雾中,向前走还是向后?没有太阳时,在大风大雨中如何辨别方向?
而任伯伯则用数年前在秦岭探险科考时偶然救人的故事为营员们做了讲述,听得人惊心动魄。
诗从何处来?从自然美景中来。范爸爸引导孩子面对眼前的景色如何用文字去展现和描述。
征求了妈妈的意见后,小丫头开心地从水泥路上返回,走在铺满落叶的坡道上😀
最后用一位妈妈的速记为本次活动做总结,再次感谢所有的教练和亲爱的营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