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式育儿,巨婴式老公,背后都是“生活教育”的严重缺席!






我们以为,只要孩子英文好,数学好,会弹钢琴,会跳舞,就能在将来走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仅仅是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本身,就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过好他的一生吗?
在澳洲和欧洲,许多的房东都不愿意把房子出租给中国的留学生,因为他们不爱惜房子,不做垃圾分类,总是大声喧哗,有的把剪下来的头发直接扔到马桶里造成了堵塞,还有的因为随便用火直接把房子给烧坏了。
想想那些在钢琴比赛,奥数竞赛中捧着奖杯站在台上闪闪发光的孩子们,当他们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却连找个愿意租房子给他们的人都变成了难题。
许多女性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自己的老公,下班回到家不闻不问,做饭做家务带孩子,什么都是女人上,结婚就像多了个儿子。最后要么忍气吞声将就着毫无幸福感的婚姻,要么干脆就离婚。
我的很多客户都是独立生活的女性,当中就有不少的不婚主义者。她们的态度是:“我自己会赚钱,有能力,出门有社交,回家懂生活,把自个儿照顾得好好的,精神也独立。为什么要找一个除了赚钱回到家啥也不会的男人,我还得伺候他的起居,迁就他的脾气,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和一位男性结成伴侣后生活质量会下降竟然成为了如今女生们的一个共识,而男同学们对此却浑然而不自知,男同学的妈妈们也沉浸在“将来只要找个勤劳点的儿媳妇儿子就会幸福了”的美梦里!
醒醒吧~
作为4岁男孩的妈妈,我想说,这个锅,就该我们这些生了儿子,已经或即将成为婆婆的人来背。
我们比任何一代父母都重视教育,却忘了“生活教育”这个基本。

可是我们也许弄混了,“需要的时候请阿姨保姆来帮忙吧”,和“没有了阿姨保姆就活不下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存状态。
前者是自由的选择,后者则是能力的缺失。
在稳定的生活状态中也许看不出二者太大的不同,但是,一旦出现任何预期之外的变化,能力缺失的人就会瞬间变得手足无措,无法应对。学习做家务,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将来有能力自己照顾好自己,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在亲密关系中学会付出。
大家都认为只有女生才会来学的整理收纳,现在也有了不少男学员。我的客户里,咨询考证的、自我空间整理的男性也越来越多。
时代早就不同了……
就算是那些富二代男明星们,也都纷纷开始参加亲子节目或者生活类的真人秀。帅气多金男早已经不能满足我们所有的期待了,只有当他“一个不小心”展露出好厨艺、好爸爸、好丈夫的一面时,我们才会真正完全为之倾倒:完美!想嫁!是他是他就是他!
带孩子去参加各种课外班,我也早就发现,在看起来似乎是男孩子专属的学科——象棋、乐高、跆拳道、甚至足球,也到处都是女孩子们的身影。
女性们都在努力做着自我完善,希望将来成长为完整独立的个体,在婚姻中,至少经济上不要再依赖于男性。与此同时,那些只会赚钱(甚至赚得都没有女性多)下了班生活不能自理的男性,则迟早会在婚姻市场上彻底失去竞争力。
我并不是个女权主义者,但我相信好的合作关系一定是势均力敌的互补。婚姻的本质就是一种合作,在一起的时候共同扶持、分担责任,但归根结底,谁离开了谁也都能活得下去。
我为什么要让儿子学习做家务?
如果他结婚,我希望他不是巨婴的老公、缺席的爸爸,而是真正懂得如何去爱别人的男人;如果他独身,希望他不要生活在垃圾堆里天天叫外卖。
儿媳妇都在学打架了,儿子怎么就不能学做家务?
就这么简单。
内啥,有预定我当婆婆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