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又出扎心短片,感动全球5亿父母的公益广告!
短片以“老师、家长”为题材聚焦平凡人,沿袭泰国广告一贯的走心风格,感动无数人。

“这是我自己的妈妈,肯定由我照顾!”
短片的主人公巴乍,是一所小学的老师。
教学认真,能力出众,无可挑剔。
但是他有个“不寻常”的举动,让家长们都很疑惑。
那就是:每天带着患有海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到课堂上。
这位老人家经常在教室睡觉,吃饭靠喂,还会莫名走失......
最主要的是,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会被老人的行为吸引注意力。
有的孩子还因为偷偷观察老人,经常上课走神。

虽然家长们都很同情老师,但更多的是对孩子课堂质量的担忧。
他们越来越不满,越来越多的人聚在一起抱怨。
“这是学校啊!又不是他家!”

家长还听孩子讲,有时候老师还得让学生帮忙照顾老人呢!

有的家长说,如果还有这样的情况,就让孩子转学!

事关孩子的教育问题,即使巴乍老师很可怜,但也不能让步。
家长们的抱怨引起了学校的重视。
校长提出会给他找专人来照顾母亲,免去他的后顾之忧,安心教学。
巴乍明白校长的为难之处,也很感激,但他婉拒了校长的好意。
他说:“这是我自己的妈妈,我是绝对不肯让别人代替我照顾的。”

婉拒校长的好意时,他可能已经做出了辞职的决定。
正当他打算开口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发现母亲不见了。
不容迟疑的,立马飞奔出校长室去找母亲,脸上写满了担心。


家长:为什么孩子突然懂事了?
接着,是短片故事发展到高潮的部分。
听到巴乍老师的喊声,看到他紧张的跑来跑去,孩子们是怎么做的?
齐刷刷的往教学楼跑,甚至还没等家长问完那句“你要去哪儿”。
他们就已经迅速加入寻找老人的队伍。

家长们看呆了,看着在满校园跑来跑去的孩子们,他们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对陌生人有着这样一份“担心”。
也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会突然说,“我要是长大了,我一定会给妈妈开车。”

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仔细想想,如果自己尊敬的老师,日复一日的照顾母亲,而这些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孩子会不受影响吗?
因为尊敬老师,被老师的那份感情影响,所以,他们会像是在找自己的亲人一样,帮助老师。
因为看到母亲走失时老师的紧张,他们心里会想,如果失去父母怎么办?
会害怕,会不舍,会知道珍惜,会开始感恩。
视频到这里,有的孩子走过去和爸妈紧紧握手,有的突然去“拥抱”妈妈。

巴乍老师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爱与感恩。
看到这一幕时,小编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教育的真正含义: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可能都要意识到,孩子随时都在看着你,模仿着你,你的陋习会影响他,你的优点,他也能学到。

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你的言行举止
在老师和孩子们寻找老奶奶的过程中,校长开了一次家长会。

校长说明了巴乍老师的情况。优秀的巴乍老师是因为离家近,可以照顾母亲,才拒绝了很多高薪工作来到这里教书。

他的妈妈给予了他的生命,给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现在他有能力照顾母亲了,难道要让他抛下那个照顾她大半辈子的恩人吗?
每个人都有权利照顾自己所爱的人。
我想,深思的不光是短片里的家长们,也有屏幕前的家长们。
我到底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孩子?
成绩优异就行?还是一个真善美,懂得感恩的孩子呢?
我想,我们的心中都有了答案。
短片的最后一幕,有一个定格的画面:
两位母亲,两个孩子,巴乍和母亲的拥抱,小男孩紧紧握住妈妈的手。 像是两个时空,却有同一份不变的爱。

结尾,泰国正大集团的点睛之笔,便是五个大字——百善孝为先。
聚焦最普通的人群,升华到整个社会关注的层面。
比起知识,到底什么才会影响孩子更深?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一个好老师,或许能影响孩子三五年,但家长影响孩子的,却是一辈子。
再多的知识,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相信最后,你也得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