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这几种危险防范请教会孩子!
夏至过了,气温慢慢升高,恶劣天气也会增多。
夏季是最容易发生学生安全事故的季节,家长一定要多教孩子一些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意外。
1
预防溺水
炎炎夏日到了,温度会逐渐升高,很多孩子都喜欢在夏天玩水。
但是夏天恰恰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每一起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发生,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5月3日下午两点左右,荆州松滋市沙道观镇初级中学5名学生在家休假期间,到松东河跃进闸至胜利闸段戏水,意外溺水。
事故令人痛心,也在警示我们,一定要加强防溺水教育!
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及时给孩子普及一下预防溺水的安全知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每年都会有很多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不容忽视其危害性。
请告诉孩子,上学或者放学路上不要在溪边、河边等逗留,空闲时间不要私自到山塘水库游泳,不要结伴去河里摸虾抓鱼。
如果遇到同伴溺水,不要手拉手施救,要及时呼救并拨打110求助。
谨记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农村谚语说“欺山莫欺水”,请各位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溺水的严重性,避免孩子发生溺水事故。
2
预防中暑
到了夏天,预防孩子中暑也值得引起各位家长的重视。
每年都有无数孩子因为防护措施做得不够完善而导致发生中暑的意外,这是非常令人心痛的,苦了孩子,家长也操碎了心。
去年看到一则这样的新闻:蚌埠一对小姐妹被困车内窒息身亡。
当时下午天气比较热,蚌埠的温度达到了35℃,两位女孩一个5岁另一个才3岁,她们看到院子里伯父的车没有上锁就钻到车里玩。
晚上21时,大家在小轿车找到这对姐妹时,发生已经没了呼吸。
据统计,对于15岁以下孩子,除去车祸外,车内中暑已经成为车辆相关死亡事件的第二位致死原因。
在过去几年中,全球至少有300多名儿童因被父母有意或无意单独留在车内而导致死亡。
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不要随便跑到没人的车里玩耍,也不要偷偷钻上大人的车。
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自救技巧,如学会开车门,按车喇叭、灯光等按键,这样可以让孩子在紧急状况下引起周围路人的注意,并获得救助。
另外,家长也需要教会孩子一些日常防中暑的知识,例如:
减少在高温下的活动时间,非必要时候,尽量不要在上午十点后、下午两点前出门;
保持均衡饮食,时刻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份,除了多喝水以外,摄取水份含量高的蔬果也很有必要;
最直接有效的降暑的办法就是睡觉,在昼长夜短的夏天,生物钟会受一定影响,但还是要注意休息;
出行注意防晒,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如戴太阳镜、遮阳帽、遮阳伞,也可以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另外家长记得,发现孩子有中暑的征兆要及时送医就诊。
希望在家长的教育下,孩子们能健健康康地过一个快乐的夏天。
3
预防触电
虽然一年四季都会发生触电事故,但是夏天触电事故比其他三个季节多很多。
夏季天气潮热多雨,地面往往潮湿泥泞,物体电阻降低,触电可能性更大。
家用电器也容易在潮湿的夏季发生漏电,尤其是电热淋浴器、洗衣机等与水关联的电器。
2018年5月26日,福建福清市某小区内,3名儿童(2男1女)在小区一景观池内玩耍时,疑似触电后不幸身亡。
夏天到了,各地喷泉或景观水池陆续开放,尽管它们能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与此同时人员伤亡事件也一再发生,受害者大多是玩水的孩童。
由于喷泉、灯光等设计需要用电,存在触电的风险,孩子很容易被电到。
所以,家长要告诫孩子不要靠近喷泉或者景观水池,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夏季人体易出汗,出汗时触电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均超过平常。请告诉孩子,不要用汗手触碰电源和电器开关。
夏季经常会下暴雨,积水漏电也会夺人命,去年6月广东佛山就有一对母女在公交站触电倒地身亡。
所以,请告诉孩子,漏电猛如虎,雨天请慎行!
当暴雨来临时,最好待在屋里,远离窗户。
不要靠近、触摸任何金属管线,不要使用电器,最好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杆的物品,不要使用手机。
要远离高压线、铁塔、低垂或折断的电线,切忌不可触摸或接近。
在户外避雨,要远离电力设备,城市街角、公交站台也是危险之地。
触电是危及孩子生命安全的无形杀手,一定要多给孩子讲触电的危害和真实事故,多严厉告诫孩子!
文章来源:教师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