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爸妈学堂 - 亲子学堂 - 正文
家住武汉的梁女士近期发现6岁女儿的视力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女儿名叫晨晨(化名),据母亲称,别人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她就看不到了,有一次上楼时还摔了一跤。意识到女儿的问题后,梁女士赶紧将孩子送去医院检查。
医生给晨晨做了视力测试,本来6岁孩子的正常视力在0.8~1.0之间,但她竟只有0.15,难道孩子得了某种眼疾吗?否则为什么视力会在短时间内下降这么多呢?
于是,医生又给晨晨做了散瞳验光,这样查出的视力情况会更加准确。但检测结果令人困惑:晨晨的屈光状态在正常范围内!而且,在后续的其它检查中,晨晨的眼睛也没被发现什么明显疾病。
医生根据职业经验,怀疑晨晨的视力状况是其它原因造成的,于是拿出一瓶眼药水,骗晨晨说是高科技产品,只要点了眼睛就会变好。
晨晨相信了医生的谎言,点完眼药水后再去做视力检测,结果马上变成了1.0。医生便断定,小女孩的视力下降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经过和家长的沟通,医生了解到,原来女孩还有一个小弟弟,家人平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弟弟身上。可能因为这样,晨晨便想用一些办法来吸引爸妈的关注,比如眼睛看不到啊、或者生个病什么的。
医生把这种情况称为癔症性眼盲,据称,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这种病症也在慢慢变多。
最近几年,大宝因为有了二宝后选择离家出走、绝食甚至自杀的新闻并不鲜见。很多人觉得这是爸妈偏心造成的,诚然,这一情况肯定是主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很容易被人忽略,就是亲子间的沟通和尊重。
不管是同胞竞争还是其它家庭矛盾,如果孩子选择用一种很极端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说明他缺乏亲子沟通的能力或者他的表达根本无法引起家长的重视,所以只能用一些“特别”的手段,比如伤害自己或是伤害其它东西(如摔东西等)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可能在成年人眼里,孩子好端端的忽然发脾气是被宠坏了的表现。但其实孩子的内心也许是:我不喜欢你一直陪弟弟玩,但我不知道怎么说,而且我很生气,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我的情绪。
所以,如果不希望孩子用一些极端的办法来表达对爸妈偏心的不满,除了家长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外,也要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自己。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许多家长关心孩子的冷暖饥饱远多过内心感受,比如看到孩子因为一件小事撅着嘴生气了,可能就会不管他随他去。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不知道怎么跟人表达自己。因此家长们平时一定要多多多询问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当然,并不是说只要孩子一难过家长就得做出让步。更多时候家长需要做的是理解并尊重他的感受。
孩子表达能力不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锻炼的机会,没有人来问他他的看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妨把很多家庭事务和决策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关键不在于孩子说得对不对、好不好,而是培养孩子表达自己看法的习惯,这样,如果孩子觉得妈妈偏心弟弟,至少懂得说出来,而不是憋成了癔症性眼盲。
说到底,交流是互动的。即使孩子愿意沟通,家长如果置之不理,仍会有很多矛盾出现。很多时候爸妈还是得反思一下,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他的一些想法是否值得采纳。我是不是对他太苛责了?我有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他?不能因为对方是小孩就放弃平等沟通。
生二胎其实就是一个很值得和孩子沟通的事情,亲子之间还是多多交流为好。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完全拒绝沟通、只肯用一些激烈的方法来表达自己时才后悔。
本文由 宝贝集结号 作者:棉花糖 发表,其版权均为 宝贝集结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宝贝集结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