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童最贵的奢侈品:父亲的陪伴
“爸爸,这周带我去游乐园玩哟!”
“好,答应你的一定做到!”
周末晚上,爸爸路过商场附近买了一套玩具,回到家后放到孩子的床边,看着熟睡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
身边很多宝爸谈起对孩子的陪伴时,大多数都会说:“明明答应孩子了,带孩子出去玩,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父亲的陪伴,逐渐变成孩子的奢侈品。
孩子童年父亲角色的缺失,究竟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1
我爸是个工作狂,回家的次数也很少。印象中他从来没有停止工作的时候。
那时候的我,总是会想让爸爸陪我去游乐场,让爸爸教我写作业,让爸爸给我讲故事...可是,他都没有时间。
那时候的我,看到别人的父亲和孩子嬉笑打闹时,我总会有意的避开。即使我还紧握着妈妈的手。
偶尔,爸爸回家的时候,我会大吵大闹的吸引注意力,想让他陪我说几句话,但每次他都不会放下手头的工作。
那时候我理解的“父爱如山”是,我爸就跟山一样,就远远地呆在那里,不动也不说话,只是个存在。
我的童年里,从没有体会到父亲人物的设定。
父爱的缺失对于孩子的童年来说,少了陪伴,也少了那份最珍贵的快乐。
2
长期的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孩子性格、人际交往、自我认知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论,是关于是否要确立一个规定,让爸爸们每周用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颜如晶的观点让我感慨良多:
孩子1~20岁跟电视剧很像,但他们比电视剧更糟。电视剧你不看,那可以补回来,我可以和你聊剧情。
但孩子的一生,你是补不回来的。
所以,上大学后的我,父亲即使再想和我聊些什么的时候,也没有话题。父子俩坐在电视机前,虽不至于不自在,但也是无话可说。
父亲并没有打骂过我,也没有给我造成什么伤害,只是少了表达在外的父爱。
潜移默化的,在往后的时光中,我缺乏安全感,甚至还有些自卑。
虽然我的生活并不糟,但总是不住的这样感觉。
看到别人和老爸的日常嬉戏打闹,我还是会刻意的避开。
父爱的缺失,对孩子未来的性格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
后来,我当了父亲。
我不知道该怎样做好孩子的父亲,怎样不让孩子的童年缺失这一份重要的情感,直到我看到了这条央视发布的公益广告:
在中国,因为工作原因爸爸不能陪伴孩子的成长,只能做一位提款机爸爸,这种现象太过普遍。
可能在孩子眼中,取款机就成了爸爸的替代品。
但每个孩子都想要爸爸这样的陪伴:
▲陪我去游乐园
▲教我写作业
▲给我讲故事
对于视频里的小女孩而言,这些心愿都无法实现,因为爸爸在外面赚钱。
但请你仔细想想:几十年后,你不会再在意自己银行账户里有多少钱,曾经开过什么车,住过什么样的房子。但你会记得,因为有你,一个孩子的世界为之改变。
“寄千金,不如寄一人归。”
童年只有一次,没有停不下来的工作,只有瞬间长大的孩子。
无论多忙,抽空去看看孩子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