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这样教他们的子女的!

如何教育孩子?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难题。

教育理念的不同,也会造成孩子不同的人生轨迹。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可是为什么自家的“熊孩子”就这么难管教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大诗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或许能从中学习一二。

陆游告诉儿子,只有通过躬行,

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不要过于看重孩子的卷面分数,

懂得引导孩子学以致用才是最关键的哦。

陶渊明也有五个“熊孩子”,

但是他的做法就跟如今爸爸妈妈的气急败坏不同,

陶渊明用幽默诙谐的语调责备孩子“不好纸笔”,又好气,又好笑。

所以,孩子不爱学习,爸爸妈妈与其每次都大动干戈,

不如想办法正确引导孩子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这是杜甫为勉励他幼子宗武写的一首诗。

诗人告诫其要趁青春年少及早努力,不要整天无所事事。

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儿,年少正是学习的好时候,

但是家长万不可揠苗助长,这样会适得其反。

韦庄内心os:“我家的小女儿怎么能这么可爱呢?”

果然自家的孩子怎么着都是最好的。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如果孩子再惹你生气了就这样想就对啦!

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张耒的邻居是位卖烧饼的,

卖饼人每日五更起床,沿街叫卖,

哪怕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也从不间断。

久而久之卖饼人的艰辛深深感动了诗人。

业过三百,行超三千,不论干什么,

只要立志求远,不懈地努力,终究会成功。

为了教育儿子学习卖饼人不畏艰难的品质,他写下了这首诗。

别人家的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绝顶,

苏大才子却希望自己孩子“愚且鲁”,

无灾无难、开开心心才是最难得。

果然,大师的境界就是不一样!

杨万里教导为官的孩子,

追求学问必须在公务做完以后,为官要清廉公正低调,

不必一味追求做大官,要爱民如子。

白居易在这首中深切地表达了对外孙女的喜爱,

完全是掌上明珠啊!

好了,说了这么多,相信宝爸宝妈们心里平衡了不少,

因为大师们遇到孩子也会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哦~~~

文章来源:搜狐新闻 

本文由 宝贝集结号 作者:棉花糖 发表,其版权均为 宝贝集结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宝贝集结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6

发表评论